· 欢迎光临bet365体育网址经贸系网站 用质量见证管理 用服务诠释人文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理实一体 格物致知 强实训 学做一体 双体系 理实结合 多手段 工训融通 · 经贸系2017届毕业生相关事宜       · 经贸系2017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招聘会方案       · 2016年国庆节放假通知       · 2016上半年2014、2015级监考表       · 经贸系教职工请假制度   
经贸系职业技能训练与竞赛管理机制
2014年06月18日     (点击: )

我系在深化高职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坚持高职教育发展特色,积极响应教育部“以大赛引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努力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能训练与竞赛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技能训练与竞赛、参赛管理指导思想的确立

高职的发展,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最缺少的是什么?还是“职”的特色。纵向比较都发展了,但发展的还不够,我们甚至还在能否较好的生存下去苦苦挣扎。平心而论,我们“职”的特色还没有彻底显现出来。我们培养的高职生应该是这样,下班后打着领带去听音乐喝咖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由此看来,我们的目标也应该是这个样子。靠什么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呢?单从教学行为上讲,那就是校内高效率的实训与企业高质量的顶岗。那么靠什么检验目标的完成,职业技能竞赛是个标准,反之思维,职业技能竞赛就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

二、技能训练与竞赛、参赛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践

高职理论教学、人文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教育是核心。围绕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我系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技能训练与竞赛管理机制。

(一)职业技能训练管理机制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123”教学模式

在行动导向课程体系下,课程教学更加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将技能训练从课程实训向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提升。实践教学体系表现为课程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呈递进形式。学生技能培养表现出从课程技能,到岗位技能,到专业技能,再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学训交替3111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了课内课外活动的融合。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等适用于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校内模拟公司、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成为了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提高。目前,经贸系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基本完善了一个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课堂(校内校外)、三级实训(实验、实训、实习)的“123”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重过程体验、重技能提高、重职业培养、重能力构建。

2、职业(专业)技能训练前移,把单课(点)实训向专业实训集中。

本教学设计较好的解决了专业实训、综合实训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安排上赋予了专业实训、综合实训更加突出的位置,安排训练的时间更多。安排时间提前到二年级,更便于学生较早的认知职业,提前进入职业状态。

对训练掌握职业活动中的连续职业动作作用明显。原来的训练通常是与课程讲授同步,边学习边练习,零零散散。新的教学设计调整了这一做法,使各个技能点有机的串联起来,利于向职业岗位技能的理解和转化。

3实训课程实行项目化管理,形成了“123”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实行项目化管理,既重视实训的过程,又重视实训结果。围绕着职业技能训练工作,我系提出了“强实训,学做一体;双体系,理实结合;多手段,工训融通”教学理念。学训交替311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集中实训学期,在集中实训学期管理上对集中实训项目设计、训练标准制定与执行、训练课程的组织、训练强度、训练考核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相应规范。通过设计项目、实训方案、实训标准、考核标准,实现了训练过程的全程控制,有力的保证了实训课程质量。

围绕“项目化管理”,我们积极出好两张牌。一是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即集中训练的技能一定是适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可操作的连续动作;二是训练的强度要加大,即要反复练,要有规定的动作标准、时间标准,标准要接近或达到职场水平。通过实训最终达到“三个目标”,即职业证书目标、职业技能大赛目标、职场就业目标。

我系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集中实训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用好一个学期、出好两张牌、实现三个目标的“123”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二)职业技能竞赛、参赛管理机制

我系重视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建立了院级、省级、国家级各级竞赛活动参赛竞赛运作方式,为老师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实践专业知识的平台,强化职业实践能力的平台。积极组织、参与各级专业技能大赛,以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发展方向,以大赛领会技能发展要求和方向,以大赛检验新“模式”下技能训练水平,以大赛指导专业实践教学,把大赛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多年来,我系形成了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机制。

1、组织校内竞赛活动,助推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

组织校内竞赛方面,我系就竞赛方案确立、竞赛项目确定,竞赛学生选拔,以及竞赛组织工作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做法。校内竞赛通常安排在下半年,历时一个多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校内专业技能竞赛由专业教研室设计竞赛项目与竞赛流程,班级自主选拔参赛学生,安排专业教师精心指导,赛事结束后评选奖项,表彰优胜者。一年一度的校内竞赛活动,学生们竞赛热情高涨,参与面较广,且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校园职业技能竞赛氛围,同时有力的促进了职业技能训练工作。

自2008年以来,我系先后组织了五届上规模院内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涉及了会计、投资理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金融保险、投资理财、旅游管理等10个专业。

我系代表我院一直承办大学生ERP沙盘大赛河南省赛赛事组织工作,该赛事活动对推动我院的ERP沙盘教学与竞赛意义重大,帮助我院ERP沙盘教学工作质量逐年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不断增强,竞赛奖杯熠熠生辉。

2、建立各级竞赛参赛机制,检验职业技能训练与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我系把参加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专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教研室竞赛工作责任制,确定年度省级、国家级竞赛夺魁目标,形成了参赛系列工作的较为稳定的做法。

首先进行严格的参赛队员选拔和参赛队员训练,在训练期间邀请心理辅导教师对参赛队员进行心理辅导,竞赛期间辅导教师全程关注并指导参赛队员赛场竞技,帮助队员分析赛场对手与竞赛形势。参赛学生一般由辅导老师负责挑选,通过组织校内比赛,参赛代表队以竞争优胜的方式进行选拔,谁优胜谁代表学院参加比赛。对比赛成绩优秀学生进行奖励,推荐就业,作为评选奖助学金的重要参考。辅导老师评优评先优先考虑,并依据学院文件精神,积极申报学院奖励资金。

几年来,我系组织参加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教育部电子商务教指委、教育部市场营销教指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团省委、全国行业协会、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的一系列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20余次,年均两次以上。包括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经营管理沙盘大赛、物流储备方案技能大赛、物流知识竞赛、国贸报关与商检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导游大赛、楼宇智能化、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各专业的同学们驰骋赛场,努力拼搏,斩获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竞赛4个一等奖(2011年ERP物流沙盘竞赛一等奖、2012年ERP物流沙盘竞赛一等奖、2013年ERP物流沙盘竞赛一等奖、2012年国贸报关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优胜奖;省级竞赛1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三等奖。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各种技能竞赛项目获奖25人次,辅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优秀辅导教师奖48人次。

尤其是由教育工商管理教指委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物流管理企业经营技能大赛(ERP物流管理沙盘大赛),2011、2012、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国赛一等奖,表明了我院在该项赛事水平占据了全国领先地位。

几年来,我系常规开展校内技能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连年获得佳绩,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我院树立了形象、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检验了我系职业技能训练水平。

上一条:经贸系全员量化考核管理机制
下一条:bet365体育网址经贸系关于申请缓考的暂行规定
关闭窗口
 

bet365体育网址经贸系制作
联系电话:0370-3182026  邮箱:
sqzyjmx@126.com